河池筑起绿色长城
截至2007年底,全市退耕还林209万亩,森林覆盖率从1980年的18.86%提高到52.95%。截至今年11月底,全市沼气池累计完成30.01万座,占总农户数的39.09%。
连绵起伏的群山,郁郁葱葱的树林,青翠如歌的河流,这些蔓延在河池大地上的"证据",使我们相信,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努力,河池市在河池这块3.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筑起了绿色长城。
改革开放之初,河池市实行稳定山界林权、划定自留山、确定责任山的林业生产责任制,确认了山林权属,让林农吃上了定心丸,并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别实现消灭宜林荒山和造林绿化达标。
1990年以来,河池市把农村能源建设提到重要位置,因地制宜,由推广改燃节柴入手,以减少森林资源薪柴消耗、优化农村生态家园为目标,以沼气为纽带结合改厨、改厕等,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。截至今年11月30日,全市沼气池建设累计完成30.01万座,占总农户数76.79万户的39.09%,占可建池农户数的52.7%。
2000年,东兰县被列入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县之列,2002年,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市范围内铺开。此后,河池市紧紧抓住机遇,树立"大林业,大发展"理念,立足山区实际,结合退耕还林工程,相继实施了珠江防护林工程、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、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,逐步构建起河池完备的生态体系和较发达的产业体系,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,遏制了水土流失。到2007年底,全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9万亩,珠江防护林工程23.7万亩,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人工造林36.3万亩。
通过深化改革,特别是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,大力培育森林资源,全市森林面积、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实现了"三增长",分别居广西第3位、第5位和第7位。据统计,森林面积由1980年的784.44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2661万亩,增长239.22%;活立木总蓄积由1805.58万立方米增加到2629万立方米,增长45.6%;森林覆盖率从1980年的18.86%提高到2007年的52.95%,提高34个百分点。
与此同时,河池市林业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,稳步推进特色林业基地建设,加强林种结构调整,加快林业产业发展。东兰、罗城、天峨、环江、凤山五县分别被国家和自治区冠以"中国板栗之乡"、"中国毛葡萄之乡"、"中国油桐之乡"、"中国兰花之乡"和"广西八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"。据统计,目前,全市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174.5万亩,其中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(桉树)59.31万亩;经济果木林面积412.34万亩。
随着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,河池市涌现出800多家木材加工厂,年加工木材能力85万立方米。全市林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841.87万元变为2007年的280122万元,增长了332倍。(梁苏 杨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