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池千山万山弄喜换新颜
风光秀美的河池“小三峡”
河池昔日集老、少、边、山、穷于一体,是典型的后发展区域。改革开放和撤地设市以来,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从1978年到2007年,全市生产总值由5.67亿元增加到319.31亿元,增长12倍,年均增长9.26%;财政收入由0.47亿元增加到34.32亿元,增长72倍,年均增长15.96%。
河池按照“上工业项目,上大工业项目,突出重点行业,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新型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,过多依赖矿业发展的模式被打破,有色、水电、绿色长寿食品、化工和桑蚕等优势产业得以快速发展,2007年,全市工业总产值达284.02亿元,是1978年的75.3倍。
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,推进农业产业化,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。河池紧紧围绕桑蚕、甘蔗、林业、中草药、板栗、八角、畜牧水产等农业优势产业,通过自我开发,2007年全市糖蔗、桑园、香猪分别达到6万公顷、4.27万公顷、100万头,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54元增加2007年的2592元,增长44倍。
全面实施“整村推进”扶贫开发,群众行路难、饮水难等问题得以较好解决。2001年以来,河池认真抓好“整村推进”扶贫开发、异地安置扶贫开发、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开发,有力促进了扶贫工作,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53.46万人下降到2007年的25.38万人,贫因发生率由16.3%下降到7.3%。
千山万 铺通途。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,河池公路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至2007年,全市公路总里程7122公里,管养总里程是建国初期的12倍。(韦焕良 罗静波 林捍球)
欢乐的瑶寨 (林捍球/摄)
南丹车河选矿厂外景
绿色田野成长起桑蚕产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