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烟草农业设施推高河池烟叶生产
烟农通过烟水设施进行抗旱浇灌。陈碧文/摄
河池市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统领烟叶生产,大力推行设施农业,通过加大投入力度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综合功能作用,不仅推高了当地烟叶生产,也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、道路交通、农田灌溉等问题,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。
烟叶生产离不开水、路、烤房等硬件设施,这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条件。因此,河池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首要任务来抓,通过科学规划,加大投入,政策扶持,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。2006年以来,烟草部门在烟叶产区投入资金2191.5万元,建设机耕道路2.6公里,极大地方便了烟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;建设水泵站18处、水池45座、塘坝17座,修建水利渠道6.4万米,覆盖烟田面积1.2万亩,提高了灌溉能力,解决了烟区群众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烟叶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问题;兴建现代化密集烤房 1500余座,密集烘烤能力达到1.8万亩,基本实现了烟叶烘烤智能化和现代化。
自去年入秋至今年4月份,河池市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灾害,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实时播种和正常生产。由于大部分烟区水柜、塘坝、提灌等水利设施建设,保证了烟叶和其他农业生产用水,大大减轻了旱情造成的不利影响。由当地政府和烟草部门共同投资600余万元建设的南丹县中堡乡烟水工程项目,架设网管长达80余公里,建设水池容量3260立方米,在干旱季节解决了3000多亩烟田的灌溉用水和4500人、3万多头牲畜饮水问题。在今年的抗灾保生产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今年中堡乡种植的2600亩烟叶较往年长势良好,可望获得好收成。为此,当地群众深有体会:今年在那么干旱的情况下还能有水育苗种烟,还有水吃,这都是烟水配套工程发挥的功能。
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,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,在烟叶育苗技术上,河池市推行了工程化育苗新技术,大大提高了“六化水平”,即:育苗集约化、剪叶机械化、卷膜简易化、管理痕迹化、防病严格化、供苗商品化。工场集约化育苗、商品化供苗,改变了传统的分散、分户粗放育苗管理方式,使烟苗根系发达、苗齐苗壮、抗逆性强,增加了单株有效叶片数,减少了育苗用工,降低了劳动强度,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5倍以上,解放和提升了劳动生产力。
今年,河池市引进和建造大、中型钢架结构棚420座,集约化育苗比例达64%,其中罗城县商品化育苗供苗达100%,四把镇烟农吴代永深有感触地说:以前家种植烤烟5亩,从播种到育苗移栽,全家老小全动手,还感到人力不够用,实行工场化育苗后,减少了投工和投劳,承包种植烤烟20亩,从移栽到烘烤,减少了不少劳动用工。
现代烟草农业设施水平的提高,促进了当地烟农增收和财政增收,保障了烟叶质量特色水平,烟叶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。
2009年全市共种植烤烟2.66万亩,收购烟叶7.7万担,亩产值达到1780元,增加烟农收入2020万元,烟叶生产实现了近四年来的突破发展。县南丹县2009年种烟农户2560户,种植面积1.62万亩,户均收入1.27万元,烟农人均收入3140.7元,烟叶税为县财政收入691万元。该县中堡乡有292户种烟,面积2298亩,产值367.8万元,平均每户收入1.26万元,人均种烟收入达3149元。中堡乡中堡村黎建光一家4口人,2个劳动力,去年承包烟地17亩,收入3.8万元,人均9500元,种烟收入占全家总收入的70%以上。
河池市土质、气候条件极适合发展优质烤烟生产。为把这一优势资源培育成优势产业,河池市不断加强对现代烟草农业设施的研发。今年以来,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烟区的扶持力度,计划引导农民实施土地整治,通过村委牵头、村民自愿、烟草支持的办法,将农民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,烟草实施统一规划、平整,建设水渠、机耕道,再按照每户一大块田的原则按原来比例重新分配,发展一批起点高、规模大、有特色的设施配套烟叶生产基地;如罗城县对5500亩烤烟推行50—100亩以上连片种植,推动烤烟生产集约经营的发展。(韦 标 尹永强)